
隨著中國信息科技技術的發展和中國自主技術標準意識的增強,類似WAPI的中外技術矛盾還會不斷出現,IPv6關乎互聯網、電信等眾多市場,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目前中國制定的IPv6標準,將基于國際標準制定,劉東也表示,今后是否會采用類似的加密算法來實現IPv6的安全標準,將視國家政策而定。
CNGI項目也加快了步伐。種種跡象表明--IPv6商用化進程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應用與業務創新;網絡的平滑過渡。業務應用與網絡建設,換言之“收益與投資”,是“雞和蛋”的關系,即網絡運營商看不到成熟的產品和應用而不敢貿然大規模投資建網,應用設備廠商則在等待網絡基礎形成后再跟進產品。可喜的是,中國IPv6的商用化進程,實際上已經過了“生存關”,中國政府對IPv6的態度已經明朗,大規模IPv6建設的CNGI項目已經啟動,“雞和蛋”的問題已經不是爭論的中心。關于過渡問題。無疑,IPv6必將取代IPv4。問題是:如何取代?這個問題與業務應用一樣,是必須在運營實踐中解決的問題。
[全文]
根據CNGI項目的整體規劃,到2005年,在政府指導下,中國5大電信運營商和學術科研網CERNET將構筑6個全國性的IPv6骨干網絡(覆蓋全國39個重要節點)和至少2個交換中心,以實現各IPv6骨干網絡的互連互通。基于這一全國性的大規模IPv6網絡平臺,各大運營商將配合各大部委的IPv6攻關課題,并根據各自的網絡條件及業務發展需求,進行IPv6關鍵技術試驗、開發、重大應用示范以及應用推廣。去年年底,聯通高層亦表示,2005年聯通將在全國所有省會城市提供IPv6支持的服務。
由于IPv4與IPv6的不可兼容性,基于新一代互聯網地址協議下的硬件與軟件產品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絕難估量。“IPv6締造了一次IT產業重新洗牌的機會。而中國沒有理由不抓住此次良機,使我國信息產業得以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