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作為媒體工作者,我們已經對Intel,AMD等處理器芯片頻率如何不斷攀升,銷量如何翻番感到麻木,我們報道這些人類科技的進步,為他們歡呼,鼓掌,但是,心底深處卻每每隱然作痛,因為當中找不到一顆中國“芯”。踏入2003年,忽如一夜春風吹來,多項中國“芯”研究捷報頻傳,一個個的驚喜讓我們欣喜若狂!他們雖然只是一條條的雛龍,但我們堅信終有一天他們會翱翔于天海之間,為世人所矚目!
2003,我們為自己喝彩,因為我們擁有中國“芯”!
[查看評論]
[發表評論]
更新時間:2004年1月5日
|
2003年2月26日 |
|
“漢芯一號”16位DSP芯片,采用0.18微米半導體工藝設計,第一次全部由國內設計(上海交通大學)、國內生產(中芯國際)、國內封裝(威宇科技)。國內測試(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國內提供標準單元庫服務(芯原微電子),具有32位運算處理內核,運算能力達到每秒2億次指令以上,時鐘主頻達到200MHz,同時申請了6項國家專利和布圖保護。 |
|
|
|
2003年5月26日 |
全國首家系統級芯片(SoC)設計平臺日前在哈工大微電子中心搭建成功,并于5月中旬參與完成世界第一塊32位S698處理器芯片成功研制,S698處理器芯片是繼“龍芯”、“方舟”和“眾志”之后,又一具有高端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芯”家族新成員,這款內嵌64位浮點運算器是世界上第一個登上SPARCV8系列嵌入式處理器芯片領域制高點的產品。 |
|
|
|
2003年10月20日 |
|
湖南中芯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于10月23日表示,我國第一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圖像與視頻壓縮編碼解碼芯片在該公司誕生,這對發展我國的高清晰電視、DVD以及數字圖像傳輸等視頻產業有著重大意義。據了解,中芯公司研制的“中國芯”除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外,其技術性能指標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實際測試顯示,在圖像壓縮編碼性能上,其表現已超過了目前西方國家的最新壓縮技術標準JPEG2000的性能。 |
|
|
|
2003年10月31日 |
北京大學微處理器研究開發中心宣布,中國境內規模最大、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北大眾志-八六三CPU系統芯片已經在安捷倫九三○○○系統級芯片系列測試系統上成功進行量產測試,應用對象是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高速、高可靠網絡環境中的網絡計算機,其內部擁有八百萬個晶體管,為境內規模最大的CPU系統芯片。所有集成電路IP核均完全自主設計和實現,并符合工業標準。 |
|
|
|
2003年12月18日 |
|
12月18日,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宣布,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PU產品在技術上又有重大突破。一款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CPU芯片“方舟2號”成功推出,并已達到目前國際先進的嵌入式微處理器產品的水平。這是繼去年“方舟1號”改寫我國無“芯”歷史之后,性能更強大的“方舟2號”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這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信息產品,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掌握這項核心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
|
|
|
|
|
2003年12月20日 |
2003年12月28日 |
|
北京中關村自主開發的“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自今年6月實現產業化以來,以其優越的性能價格比被國內外市場廣泛接納,銷量突破1000萬枚,占據全球同類產品4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第一“顆”大規模打入國際市場的“中國芯”。“星光五號”是集大成于一身的終極圖像芯片,它不僅能在各種操作系統上支持新一代PC多媒體輸入標準,同時完美地實現了與手機、移動存儲和數碼相機等領域的有機結合。 |
|
|
|
結語:
在這新春佳節,我們希望為這些堅持"中國情,中國'芯'"信念的龍“芯”英雄發去節日的問候,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汗水沒有白流,他們的艱辛有我們共同承擔,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所以請各位網友在留言里留下你們的最真摯的問候,讓大家彼此“芯”連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