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消費者來說,一個一直以來讓人感到困惑且憤怒的問題是:為什么噴墨打印機的墨盒如此昂貴? 充三至四次墨水的價格已經足夠買臺新的打印機了,對那些喜歡在家打印大量照片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在受罪;而對那些有意自行訂制打印一些東西的人來說,可能都不敢動手嘗試了。不果,這種不成比例的定價正是打印機行業的“秘密”,這有點像剃須刀和刀片業務的情況:剃須刀的價錢低得難以置信,但只要你想用它,就得買那些昂貴而且受專利技術保護的刀片。
正努力嘗試在數字時代重現昔日光輝的柯達公司已經決定要顛覆這種模式,本周,他們宣布進軍家用噴墨打印機市場,但吸引大家注意力的是他們的替換墨盒產品:價格較高的彩色墨水定價僅15美元,而黑色墨盒更只需10美元。
對像我們這些每次打印機墨水用完就要掏30美元出來的人來說,這真是天賜之物。當然,柯達的打印機不會以我們已經見慣不怪的白菜價出售,但即使是200美元的定價,考慮到它是集打印/掃描/復印功能于一身的多合一機器,也并非太遙不可及的價錢。
全球最大噴墨打印機生產商惠普公司不愿對柯達的最新市場戰略發表評論,佳能、利盟等也不例外。
類似這樣的競爭最終來說得益的是消費者,是嗎?
你可能會這樣想,但競爭的影響太小了,也來得太晚了。大部分數碼相機照片的打印都不是在家中完成的,而是通過互聯網服務或者打印服務店鋪。根據統計,自行打印的比例只占所有以紙面輸出的快相的30%,這決定家庭打印最終只能象膠片時代那些自行在家中建暗房的人一樣只是小眾。
那么,如果柯達能以10美元的價格生產打印機墨盒并獲利,為什么其他品牌不能呢?例如,我們可以建議柯達為其他品牌打印機廠商生產兼容墨水?
事實上,這里面是有些“技巧”的。柯達能拉低墨盒價格并號稱仍能維持較高打印質量的原因之一是它將墨盒中負責噴墨工作的機械部分“打印頭”從墨盒搬到了打印機身上,而其他打印機廠商的傳統做法是以較高的成本將打印頭整合在墨盒中。所以,即使柯達的墨盒稍微調整一下就能裝進佳能打印機中,還是要大費功夫將打印頭也加進去才能使用。但實際上,柯達歐洲公司主席Jaime Cohen Szulc表示這樣的事不可能發生。
除此之外,對于墨水成本的抱怨并不僅僅在于30美元的價格,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被限定在只能使用惠普的替換墨盒。譬如說,你有一臺惠普打印機,那么柯達是幫不了你的。當今的打印機廠商都對這種做法施加了重重障礙(雖然并非絕不可能),避免其他廠商生產通用替換產品。
Jaime Cohen Szulc表示,柯達的研究多次證明對墨盒價格的不滿是消費者對于家用打印市場投訴最多的地方。此外,大部分人都表示,如果成本能更合理些,他們愿意打印更多東西。“我們進入市場的確是晚了,”他承認說。“這就是我們不能推出只比現有產品稍好一點的東西的原因。” 雖然Szulc稱柯達的戰略是在定價方面的“一大突破”,但他也表示,“我們不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好人,我們希望在每臺打印機和墨盒上都能賺錢。”柯達聲稱將在三年內成為全球三大打印機廠商之一。
盡管如此,柯達推出廉價墨盒之舉還是值得稱贊的。柯達的產品將分階段在全球范圍內推出,但何時引入亞洲地區并沒有具體計劃。只是,它的出現并沒有改變打印機市場的格局。 熱門報道: 專訪鄧元鋆:偏遠地區17%覆蓋率讓諾基亞大有可為 惠普柯玉璋:市場占有率第一只會加速惠普創新步伐 新聞周刊第109期:英特爾借Vista拉大與AMD差距·伊朗黑客稱完全破解Vista
|